院情简介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简称“长三角研究院”)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定名、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建的新型创新载体,是浙江省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的先行者、引领者。
自2003年成立以来,长三角研究院扎根嘉兴、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以推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以促进清华大学教育科研事业和浙江省及长三角科技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为宗旨,探索出了一条省校合作的发展新路。研究院现有全职员工940人,其中全职院士2人(另有柔性引进院士13人)、国家级人才16人、省级人才28人,清华师生及校友超100人。建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柔性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先进陶瓷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1个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国家动物模型技术创新中心浙江基因编辑特种动物模型分中心)、1个区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3个省重点实验室(水质科学与技术、多维组学与分子酶学、眼病精准医疗)、3个省工程研究中心(车联网、柔性电子、空天新材料),建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技术合作中心,具备全国博管办批复的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近10年,累计承担纵向课题534项,横向科研课题1503项,累计获授权专利834项。在海(境)外设立了柏林技术中心、香港创新中心2家技术创新中心和9家离岸孵化器,建立了“全球联动、离岸孵化”的精准引智网络,累计为浙江引育100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是国内启动最早规模最大的海外招才引智平台之一。累计孵化培育科技企业2400余家,投资、培育上市企业78余家。
获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国家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5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入选国家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研究院的长三角科创与经济融合研究中心、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发展研究中心2个智库平台列入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智库支持单位。先后荣获“科创中国·十大产学研融通组织”、浙江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模范集体、“千万工程”和美丽浙江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入选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调研基地和现场教学示范点。
发展定位
发展模式
“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北斗七星创新发展模式。
现任领导
理事长: 浙江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卢山
常务副理事长: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过勇
副理事长: 浙江省科技厅党组书记 佟桂莉,浙江省科技厅厅长 高鹰忠
副理事长: 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军
党委书记、院长: 黄开胜
党委副书记:汪光年
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向东
党委委员、副院长: 冯叶成
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根良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陈华良
党委委员:刘锐
历史沿革
2003
3月1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赴清华大学,商讨共建浙江省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事宜
12月3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共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
2004
3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听取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筹建工作汇报并视察工地
2005
4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出席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奠基仪式
2007
11月10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首创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并推动在嘉兴市设立国内首家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
2008
12月22日,我院总部大楼A座落成
10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我院微环境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2009
10月25日,我院发起的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2010
1月8日,我院发起的浙江红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该基金为浙江省当时独立注册规模最大的创投基金
4月8日,院硅谷创新基地在美国硅谷挂牌成立,并成功举办了首届“海外清华学子浙江行”活动
7月1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到我院视察
2012
我院获批建设浙江省应用酶学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3个省级创新平台
2014
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肯定我院十年发展成就
7月9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技术合作中心在我院落户
9月19日,浙江省政府与清华大学在我院举行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2015
6月11日,由我院发起设立的浙华紫旌母基金注册成立
9月25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挂牌成立
2016
6月7日,全国首家专业科技保险公司“太平科技保险有限公司”获批并在我院落户
9月29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台州创新中心挂牌成立
2017
4月20日,我院参与研发、投资的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获全国第13张新建纯电动乘用车准入资质
8月19日,我院发起的清华浙江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
8月23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宁波分院成立
2018
1月20日,我院发起的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成立并落户南湖区
2019
12月1日,我院作为唯一的创新平台被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战略
12月11日,浙江清华长三角军民协同创新研究院签约成立
2020
3月27日,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嘉兴分院签约成立
7月8日,“深根院地合作 建设创新嘉兴”行动计划发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三角分院、食品健康研究所等平台落户
11月20日,我院长三角电气工程师创新中心启用
12月25日,我院作为浙江省唯一机构入选2020年“科创中国”十大产学研融通组织
2021
3月19日,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桐乡市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乌镇实验室
9月1日,由我院推动引进的清华附中嘉兴学校举行签约授牌仪式暨建校开学典礼
2022
1月4日,我院柔性电子技术应用研发制造中心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正式开工
5月18日,与嘉善县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祥符实验室
5月26日,与嘉兴市政府、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三方共建的长三角(嘉兴)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基地揭牌成立
2023
1月16日,我院“深根计划”秀洲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4月27日,我院“深根计划”海宁国际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8月22日,与华润创签署合作备忘录,挂牌启动香港创新中心建设
2024
7月3日,乌镇实验室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建立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
7月15日,我院代表浙江参与组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的建设方案报经省政府同意,浙江中心正式组建运行
7月25日,我院获批牵头建设全省多维组学与分子酶学重点实验室,参与建设全省眼病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
11月6日,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批复同意,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
10月29日,与国家动物模型技术创新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国家动物模型技术创新中心浙江基因编辑特种动物模型分中心
科技创新
TSINGHUA ZHEJIANG
国创中心(浙江)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
一、建设背景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长三角国创中心)是贯彻落实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以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为主体,联合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相关机构共同组建的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并于2021年6月正式揭牌成立。长三角国创中心定位于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将国家战略部署与长三角区域创新需求有机结合,以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核心使命,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与转化服务,为科技中小微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2021年12月3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新一轮省校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支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长三院)代表浙江参与组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简称浙江中心)。
二、浙江中心简介
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简称“浙江中心”)是浙江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浙江省“八八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思想和对清华长三院“打造具有先进水平新型创新载体”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必要之举。2021年12月3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新一轮省校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支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代表浙江参与组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2024年7月,浙江中心建设方案报经省政府同意,浙江中心正式组建运行。浙江中心定位于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具有技术研发优势、人才引领优势、资源集聚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的强核心协同创新联合体,将充分发挥省内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优势,推动构建长三角区域的科技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主体联动、高效协同的创新合作生态,为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和创新服务。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办公室(简称“国创办公室”)承担浙江中心秘书处职责,负责开展浙江中心具体工作,主要职责为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建设,具体包括:聚焦国家、长三角和省重大战略任务,研究、制定和凝练发展战略、规划及重大技术需求;组织开展自主谋划的“尖兵领雁+X”项目、长三角联合攻关计划项目,实施关键技术攻关;承担并指导专业研究所、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等创新载体的遴选、建设、管理和服务;清华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服务;协同院内部门和院地合作机构,统筹推进地市分中心建设;承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组织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全过程服务;承担与科技主管部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科研院所联盟和其他重要科研组织的沟通联络。
三、创新平台
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所
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所是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浙江中心牵头发起成立的创新型应用研究所,致力于打造定位为省内首个市场化运行的药物安全性评价实验室,将聚焦构建药物安全性评价认证服务体系,缩短省内及长三角地区企业创新技术与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提升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安全性评价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信产科技联合创新中心
信产科技联合创新中心由浙江中心与杭州信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将聚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方向的合作,协助企业建立高校场景下信息技术底层架构和标准、教学大模型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对新场景下的系统进行迭代升级。联合开展审计系统、财税系统等应用场景项目合作开发,形成软著等共有知识产权,共同进行业务推广。
领域创新联合体
领域创新联合体是浙江中心实现跨区域、跨领域创新力量优化整合的重要载体,将充分发挥“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的“军团化作战”效能,紧贴产业实际需求,在统筹资源推进重点领域提升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2024年8月,首批成立了集成电路、水环境、智能网联汽车及零部件、消防安全和城市生命线安全5个创新联合体。
工作人员
李晓峰、吴谦、陆江鹏、张斓、王君兰(挂职)
联系方式
zhanglan@tsinghua-zj.edu.cn
院直属研究所
生物技术与医药研究所
——创新药物与生物功能材料研究室——
区域细胞制备中心
生物功能材料研究团队
海洋生物医药研究团队
——多维组学与药物靶标研究室——
多维组学与核酸纳米新药研究中心
药物靶标研究中心
——分子酶学与体外诊断研究室——
分子酶学研究中心
临床酶学测量标准化研究中心
精准医学中心
——高等模式动物研究中心——
食品与农业技术研究所
未来食品开发与工程研究室
农食可持续发展研究室
营养健康与转化医学研究室
创新发展研究所
——法治与社会研究部——
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营商环境研究中心
知识产权中心
科技法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
——区域与经济研究部——
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空间规划院(中心)
内蒙古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
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新质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教育科技人才研究部——
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区域创新大数据研究中心
教育质量研究中心
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研究中心
——交叉协同研究中心(研究部)——
长三角科创与经济融合研究中心
沪嘉杭 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长三角科技传播与创新转化中心
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数字文明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研究所
水污染控制研究室
大气污染控制研究室
环境管理研究室
低碳发展研究室
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环境技术服务中心
产业碳中和研究中心
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
氢能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
产城融合研究中心
高质量发展与低碳经济研究中心
信息技术研究所
数据与系统研究部
人工智能研究部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研究部
苏州智慧能源联合研究中心
全省重点实验室
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全省多维组学与分子酶学重点实验室
全省眼病精准医疗重点实验室
院地合作科研平台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三角(嘉兴)分院
乌镇实验室
祥符实验室
海纳中心
认知与智能研究中心
柔性传感器及穿戴式物联网研究中心
先进能源研究中心
物联网创新中心
STEM教育技术研究中心
现代给排水技术研究中心
智能制造工业软件研究中心
数字材料与医工结合中心
动力系统研究中心
医疗机器人研究中心
高端材料诊断中心
X创新中心
X Innovative Centers
人居环境研究中心
先进空天推进技术中心
听觉与认知研究中心
光电智能传感研究中心
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中心
技术与工程教育研究中心
数字文明研究中心
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中心
智能金融与模拟推演中心
新型能源体系研究中心
联建中心
UNITE CENTER
轻质构筑物联合研究中心
浙江逐凡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11月1日-2027年10月31日
绿能通信联合研究中心
国信中数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2024年9月1日-2027年8月31日
iRest健康生态链智能技术研发中心
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2024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
肿瘤人工智能联合研发中心
求臻医学(浙江)有限公司
2023年10月29日-2026年10月28日
新型储能系统工程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深圳市普裕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23年7月1日-2026年6月30日
临床精准用药研究中心
杭州盾恩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2022年12月1日-2025年11月30日
功能酶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丽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12月1日-2025年11月30日
卫星互联网联合研发中心
四川创智联恒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9月28日-2025年9月27日
衰老科学创新研究中心
禾美生物科技(浙江) 有限公司
2020年4月29日-2026年6月30日
职业健康与社区卫生研究中心
浙江浙健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2020年5月1日-2025年5月14日
业务合作
TSINGHUA ZHEJIANG
全球布局
GLOBAL LAYOUT
中心
香港创新中心
柏林技术中心
离岸孵化器
慕尼黑孵化器
伦敦孵化器
东京孵化器
大阪孵化器
新加坡孵化器
墨尔本孵化器
悉尼孵化器
硅谷孵化器
波士顿孵化器
海纳英才
海纳中心
院地合作
“深根计划”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服务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立足总部,越扎越深,向周围辐射,根深才能叶茂,这样打出去的拳头才能更有力。”在此契机下,2020年7月,“深根计划”正式启动实施
截至目前,“深根计划”已覆盖15个区县,完成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长三角(嘉兴)分院、乌镇实验室、祥符实验室、浙江清华长三角军民协同创新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技术研究所、浙江省氢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氢华汽车研究中心、大运河长虹实验室、生命健康公共研发平台9个“公共研发平台(技术支撑平台)布局,逐步构建起“1+N”院地合作体系。
“深根计划”总体定位
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推动、引领高端资源集聚。
科创赋能、对标推进: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持续赋能全域科创体系。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基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学科优势和区县的产业特点,精准施策,培育形成一批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
双向发力、协同发展: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作用,重视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各类创新载体的联动,构建院地、院企创新合作机制。
发展目标 紧扣区县产业发展实际,以“1+N”的模式为核心——即以共建重大科创平台为基础,合力打造涵盖离岸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集群等主体构成的综合科创服务体系。坚持全域创新,推动高端创新资源向县域下沉,架起科创资源与县域经济之间的桥梁,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组织架构
1.“深根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统筹协同院地、院企合作事务,具体包括日常行政管理、项目导向、院企合作对接、服务团队建设、业务协同推进、资源导入。
主任:徐超
副主任:鞠全
副主任:周海军
2.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
承担产学研合作、项目路演、资源对接、产业峰会举办。
3.“深根”体系创新中心/机构
主攻重大科创平台建设、企业科技服务、人才引进与培育、技术成果转化。
经开创新中心
平湖创新中心
嘉善创新中心
桐乡创新中心
秀洲创新中心
海宁国际创新中心
海盐创新中心
港区创新中心
南湖创新中心
湖州创新中心
长春创新中心
象山创新中心(筹)
绍兴浙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乐清长三角电气工程师创新中心
联系方式
深根.png
微信公众号:清华长三角院地合作
简介
人才培训部依托清华大学在人才、教育、学科方面的卓越优势,深度围绕研究院全生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效能,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关键切入点,聚焦继续教育培训与企业合作发展,同时承担研究院多项重点工作。
在继续教育领域,部门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针对政府管理干部、企业管理人员等不同群体,定制高质量培训课程及配套服务。作为浙江省首批“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场教学示范点、调研基地,人才培训部打造并不断优化以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形成体系化、专业化、特色化课程体系。
在企业服务方面,部门以培训项目为桥梁,与企业深度联结,释放持续辐射效应,拓展出企业咨询问诊、专业企业服务等多元业务,全方位助力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在英才计划及科普工作领域,作为浙江省“英才计划”扩面提质第一批培养单位的具体实施部门,全力助推青少年科学教育培养,培育科技创新后备力量,同步制定相应的科普教学标准,提升区域的科普进校水平。
在校友会工作方面,作为嘉兴清华校友会秘书处,负责校友会理事会各项日常工作,搭建校友交流与合作的广阔平台,促进研究院与校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凭借专业的教学团队与教学模式,优质的课程体系与企业服务,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人才培训部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人才培养与企业服务平台,与社会各界人士及单位、企业携手合作,共同为长三角地区创新驱动一体化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部门负责人
部长:陈旭光
副部长:谢炳林
工作人员
沈洁琼、金佼凤、雷越、贾玉、周灵雁
联系方式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亚太路705号创新大厦A座裙楼二层
电话:0573-82582829
邮箱:training@tsinghua-zj.edu.cn
浙江浙华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华公司)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全资的投资和产业平台,于2005年6月成立,负责研究院的投资管理运营工作,是浙江省发改委备案的创投企业。
作为长三院产业金融平台,浙华投资主要负责协调、推动研究院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投资布局,采用七位一体、深度协同方式,通过直投、基金投资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
关于征贤令--中国首家泛国际人才招聘平台
征贤令由上海韵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运营,公司主面向国际提供人才求职招聘、高层次人才/科创类人才招聘引进【海外优青、启明计划、线上线下招聘会、校招、社招、网招、猎头等】、学术交流、软件开发等服务,适时我们将上线AI英、韩、日、法、德……等语言平台及APP以满足全球用户需求,截止目前公司已与人社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部分省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人社、工信、科技、工会、商会、学会、协会及全国各大区985211等高校、部分企业HR、国际院士联合体及联合国科技委WDTA、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德国、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部分国际机构和QS世界大学百强高校(MIT、牛津、墨尔本大学......)等建立沟通管道
服务项目如下:
A、国际高层次/科创类人才(博士、博士后、院士)招聘引进(线上线下招聘会、校招、社招、网招、猎头等)、境外企业访学、学术交流、软件开发
B、征贤令®运营(平台及公众号人才类型不限)
支持服务地区:
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德国、法国、英国、匈牙利、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可辐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主服务内容:
城市、园区、用人单位线上线下专场高层次人才招聘会、科创类引才活动【项目征集、筛选、路演.....落地等】、招商引资、学术交流会议,网络求职招聘、线下可到上述指定国家。
在过去的2024年我们先后加入了中国湖北省楚商联合会、世界发明家协会联合会【IFIA】并确立了将征贤令打造成中国首家泛国际人才招聘平台(AI英、韩、日、法、德......等语言平台及APP适时将上线。国际HRD(HR)联盟同步发起中)且未来服务于全球200余国家几十亿用户的宏伟目标,截止2024年12月31号我们已得到联合国科技委WDTA理事长回覆2025欢迎韵通科技和征贤令加盟联合国科技委WDTA等合作、2025起将与国际院士联合体开展合作及或将参与FCPAE欧洲论坛等活动合作并助力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进而推动科技创新、带动就业,以服务全球经济建设和促进跨国间友好合作共创美好未来。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各国用户。
IFIA中文全称:世界发明家协会联合会,总部分别位于瑞士日内瓦和美国旧金山,2024年2月经IFIA第47届全球执委会审议通过上海韵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征贤令】加入其组织,详见IFIA官网公示:
https://www.ifia.com/ifia-47th-executive-committee-meeting-held-on-feb-2024/
本公司旗下招聘平台将于2025年2月1日起正式启动收费服务,详情参阅:
https://mp.weixin.qq.com/s/YmOxE1snwAAvskZgwm5RxA
当前我们正面向国际组织高层次人才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活动详见征贤令®国际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行程计划公众号推文:
https://mp.weixin.qq.com/s/UGfNhxHRoIs1KZF7Thsfxg
征贤令®常年面向全球大量招聘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创新人才,详见公众号介绍:
https://mp.weixin.qq.com/s/8YaCD8xaXiDeC93a1foUKQ
关于创立发起国际HRD(HR)联盟邀请函,详见公众号介绍:https://mp.weixin.qq.com/s/fdg6QB82KAJCeTi0VZVZKQ
以上欢迎全球各国用人单位HR、高校及科研院所负责人、学术负责人、青年博士/博士后/院士等人才与我们联络或注册加入我们平台,我们所募集的人才将优先推荐至中国国内或全球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
同时面向全球常年招募各行业科技创新项目,有意者欢迎与我们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