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8616601846778
征贤令- -中国首家泛国际人才招聘平台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资讯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概况、公司高管、组织架构、企业文化、发展沿革、业务领域、人才招聘等

来源:中国远洋海运集团 时间:2025-04-18 作者:征贤令- -中国首家泛国际人才招聘平台 浏览量:

集团概况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或集团)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重组而成,总部设在上海,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企业。

关键数据

截至20241231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经营船队综合运力1.3亿载重吨/1535艘,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集装箱船队规模338.8TEU/542艘,居世界前列;干散货船队运力4982.6万载重吨/468艘,油、气船队运力3280万载重吨251 艘,杂货特种船队788.3万载重吨/207艘,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完善的全球化服务筑就了网络服务优势与品牌优势。航运、码头、物流、航运金融、修造船等上 下游产业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集团在全球投资码头58个,其中集装箱码头51个,集装箱码头年吞吐能力1.3 亿TEU,居世界第一。全球船舶燃料销量超过3037万吨,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制造年产能超过144TEU,居世界第二。 集装箱租赁业务保有量规模达400TEU,居世界第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接单规模以及船舶代理业务也稳居世界前列。

业务实力

中远海运服务全球贸易,经营全球网络,以航运、港口、物流等为基础和核心产业,以数字化创新、产融结合、装备制造和增值服务为赋能产业,聚焦数智赋能、绿色低碳,全力构建“航运+港口+物流一体化服务体系,打造全球绿色数智化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生态,创建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

航运产业集群

包括集装箱运输、干散货运输、油气运输、特种船运输以及客轮运输等业务,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全球第一大综合航运企业的地位,保障全球海上运输生命线高效畅通,实现从“全球承运”到“承运全球”历史飞跃。

港口产业集群

致力打造以客户为本、全球领先的综合港口运营商,努力实现“从全球经营者到全球领先者、从码头投资运营商到综合港口运营商、从外延式增长到跨越式增长”转变。

物流产业集群

致力于打造特色优势鲜明、业务覆盖全面、市场地位领先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与集团的航运产业集群和港口产业集群深度协同,提供端到端物流和供应链产品服务。

产融结合产业集群

以“提供拥有领先市场的产品与竞争力的产业金融类业务”为愿景,打造集团的重要“现金流贡献单元”及平抑主业周期性的“效益稳定器”。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主要从事船舶制造、船舶修理、海工及模块制造和船舶配套、集装箱等物流装备制造等相关业务,服务内外部客户,打造中国领先的造船、造箱和维修企业。

增值服务产业集群

集团产业协同的关键力量,也是集团新业务发展的重要载体。

数字化创新产业集群

聚焦于数字化产业以及企业创投平台的发展。通过培育、孵化创新业务,把控未来技术主线,推动内部创新机制落地,打造内外结合的新产业生态,努力成为集团新的收入来源和新业务的孵化平台。


公司高管

董事会

万敏

董事长、党组书记

男,汉族,硕士,中共党员,曾任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远美洲公司总裁,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远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

朱碧新

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男,汉族,博士,中共党员,曾任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纪委书记,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临时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临时党委委员、董事,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长、党委书记。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

靳宏荣

董事、党组副书记

男,汉族,硕士,中共党员,曾任信息产业部军工电子局副局长,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三司副司长,中国电子系统装备部主任,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等。

王昌顺

外部董事

20213月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19576月生,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曾任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姚祖辉

外部董事

20225月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196510月生,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沪港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主席及首席执行官,中国铁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开达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上海大众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公职服务包括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会长、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校董及岭南大学校董会主席。2004年荣获香港工业总会颁发「香港青年工业家奖」、2008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太平绅士及于2016年荣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铜紫荆星奖」。毕业于柏克莱加州大学并取得理学士学位,并于哈佛商学研究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郭浩

外部董事

20225月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19614月生,现任中国信科集团外部董事。曾先后担任邮电部办公厅处长、劳动工资司司长助理,邮电国旅集团常务副董事长、总经理,邮电部劳动工资司司长,信息产业部办公厅副主任(正局级),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电信集团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办公厅主任、董事会秘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监察组组长。拥有上海交通大学与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合办工商管理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拥有丰富的电信行业经营及管理经验。

魏明德(名成)

外部董事

20225月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19675月生,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安德资本集团主席,亚洲绿色科技基金主席,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独立非执行董事,昇能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还担任香港金融发展协会主席,香港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英国剑桥大学克莱尔学堂院士同桌人,岭南大学荣誉院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荣誉市民。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在国际金融业拥有丰富经验。

许高峰

外部董事

20247月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196912月生,现任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外部董事。曾任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副总经理,中化建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央企业团工委书记、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巡视员,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毕业于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高级管理人员

万敏

董事长、党组书记

男,汉族,硕士,中共党员,曾任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远美洲公司总裁,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远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

朱碧新

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男,汉族,博士,中共党员,曾任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纪委书记,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临时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临时党委委员、董事,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长、党委书记。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

靳宏荣

董事、党组副书记

男,汉族,硕士,中共党员,曾任信息产业部军工电子局副局长,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三司副司长,中国电子系统装备部主任,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等。

孙云飞

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党组成员

男,汉族,硕士,中共党员,曾任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财务总监、党委副书记,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党组成员等。

刘鸿炜

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

男,汉族,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曾任中央纪委绩效管理监察室、第五纪检监察室、第十一纪检监察室正局级副主任,中央纪委驻中央统战部纪检组正局长级副组长、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港澳办纪检监察组正局长级副组长等。

林戟

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男,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曾任中远集团党组办公室主任,中远非洲有限公司总经理,厦门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远海运(欧洲)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等。

张勇

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

男,汉族,博士,中共党员,曾任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副巡视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二组副巡视员,经济四局副巡视员、副局长;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经济二局局长,秘书局局长(兼管人事工作)、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张峰

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男,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曾任中远海运集运美洲贸易区总经理,中远海运东南亚副总裁,中远海运北美总裁,中远海运控股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远海运集运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李威

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男,汉族,硕士,中共党员,曾任中国移动网络部副总经理,湖南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北京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委员,采购共享服务中心总经理、党委书记,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经理、党委书记,计划建设部总经理。


组织架构

企业文化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理念纲要(2023版)

从孤舟远征到千帆竞发,从涉水近海到逐浪远洋,中国远洋海运在服务全球经贸的近百年风雨航程中创造了全球领航之传奇,书写了交通天下之史诗,同时也孕育了波澜壮阔之文化。这种具有鲜明航海特质的企业文化在积淀和传承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构筑成中远海运人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灯塔。为构建完善与全球最大航运企业相匹配的企业价值体系,适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发展的企业理念体系,促进企业发展新时代新航程的文化认知、文化落地和文化传播,基于集团文化主流价值,遵循守正创新原则,制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纲要(2023版)》。

“四个领航”文化旗帜 党建领航 价值领航 科技领航 全球领航

【释义】

跨步历史交汇,面对百年变局,胸怀强国梦想,中远海运紧握逐浪之桨、高扬实干之帆,树立“四个领航”新的文化旗帜。

党建领航:突出一个“融”字,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重要要求,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深化党建和经营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价值领航:突出一个“稳”字,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以价值链为核心,在战略引领、投资引导、运营为本、客户驱动、资本支撑、改革催化、风险防控上环环相扣,构成航运业价值实现的闭环。

科技领航:突出一个“创”字,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发展新趋势,瞄准数字化、绿色低碳化、智能化方向,推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规划落地,勇当原创技术策源地、供应链策源地、绿色低碳智能航运策源地和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开辟企业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全球领航:突出一个“引”字,融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全球最大综合航运企业引领作用和全球化产业链优势,加快发展“通道+枢纽+网络”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构建“航运+港口+物流”全球数字化供应链服务生态,推进全球交通合作,参与全球海运治理,助力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贸易强国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企业使命 承运全球 链接世界

【释义】

中远海运集团作为世界最大航运企业,最核心的追求是货通天下、物畅其流。集团将服务全球贸易,传递商业文明,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为人类生活带来便捷、创造幸福作为使命,70多年来一以贯之、矢志不渝,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化企业。未来,中远海运集团将持续拓展承运全球、链接世界的使命内涵:

1.以数字、绿色、智能驱动发展、服务客户,深化国际航运事务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进资源优化配置,促成上下游产业协同合作,打造承运全球的专业能力,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2.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关注全球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在低碳环保、绿色发展中践行使命、承担责任,以高标准构建绿色发展体系,与利益相关方携手共创可持续的行业和社会生态。

3.致力于企业做强做优,以优秀发展成果履行社会责任和全球契约,关爱欠发达地区,参与国际援助,接续推进对口帮扶地区全面振兴,助力国内国际公益事业,做优秀企业公民,在推动全球贸易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体现负责任企业的担当和贡献。

企业愿景 坚持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

【释义】

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主动应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深刻变化,响应市场及客户需求的快速调整,将“十四五”愿景确立为“坚持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包含以下基本内涵。

1.锚定两大赛道: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

在数字智能赛道上:致力于建设全球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构建“N+3”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运营体系。

在绿色低碳赛道上:以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着力点,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支撑,努力构建低碳、绿色、循环的发展体系。

2.突出三个着力点:科技创新形成发展新动能、深化改革激发内生新动力、党建融合发挥独特优势。

3.抓好四大战新产业:立足服务国家战略,结合集团主责主业,聚焦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船用新能源产业链、绿色低碳智能船舶研制产业和智能航运,抢占新领域新赛道,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价值观 客户为上 人才为本 安全为基 创新为魂

【释义】

客户为上:始终坚持航运服务本质,以客户为中心,承载客户托付,发挥专业精神,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先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全链条运营上的深度融合;突出项目带动,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上的深度融合;整合产业链,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实现共赢发展。

人才为本:始终坚持“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建立开放共享、融合创新的育人体系和引才机制,打造世界航运人才聚集高地,为优秀人才提供精彩赛道。大力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建立健全薪酬激励机制,完善员工培训体系,加强员工关心关爱。

安全为基:始终将安全发展作为企业基石,强化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确保企业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创新为魂:坚持创新在企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始终保持创新思维,以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形成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引领集团成为航运科技领航者;以数智和绿色发展推动集团成为航运转型升级实践者。

企业精神 同舟共济

【释义】

百年沧海航程,同舟共济的航海精神在航运事业发展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成为中远海运的精神特质、力量之源。这种精神特质体现在中远海运人领航的气度、奋斗的激情和合作的风范。

领航精神:以航海者纵横全球的视野、勇立潮头的气魄、敢为人先的精神,承载重托,稳健前行,永远坚定目标,永远忠于职守,永不迷失方向。

奋斗精神:坚持团队协同、共同奋斗,始终以“把稳舵、定好锚、扬起帆、拧成绳”的坚守,确保团队的凝心聚力和组织的高效运转。

合作精神:坚持与全球客户和全球伙伴和衷共济、守望相助,共同提升合作能级,共同开展数字化转型,共同筹划低碳减排,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

企业广告语 We are ready

【释义】

中远海运对外形象宣传的广告语是:We are ready,代表着中远海运基于企业实力、专业素养、职业精神、服务理念的一种自信,一种承诺,一种态度,一种力量,适用于大多数对外展示场景。

发展沿革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

14日,经国务院批准,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重组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当日下午,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京清宣布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领导配备的决定:许立荣同志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其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自然免除;万敏同志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泽华同志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李云鹏同志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经理职务,张国发同志的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总经理职务自然免除。同时,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决定:万敏同志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程序办理。

18日,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研究决定,孙月英、孙家康、叶伟龙、黄小文、丁农、王宇航、俞曾港同志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徐爱生同志任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试用期至20166月)。

114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北京、上海两地总部员工大会,通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筹建进展及集团总部组织架构等事宜。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在会上作重要讲话,总经理万敏主持会议并介绍了改革重组的相关情况。

119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筹)在北京远洋大厦召开了新总部职能部门筹备组负责人及赴二级单位任职同志集体谈话会。会议宣布了新总部职能部门筹备组负责人以及有关人员的工作安排,许立荣董事长、党组书记进行了集体谈话,提出九项具体要求。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万敏,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宇航,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徐爱生等集团领导出席了会议。

120日下午,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筹)召开第一届董事会宣布大会及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宣布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会设立,刘章民、何庆源、钟瑞明、徐冬根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审议并通过了集团公司章程、组织架构以及聘任总会计师和副总经理等公司领导班子的议案;集团总部机构将按照国有独资公司框架设置。

21日,中国远洋、中海集运以及中远太平洋等三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中远中海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各项议案,均以超过99%的支持率获得股东大会高票通过,充分显示了资本市场对国企改革的高度认可。

218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

中远集团

初创发展期(1961年—1977年)

建国初期,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中国同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航运合作,分别在1951年和1959年成立了中波轮船股份公司和捷克斯洛伐克国际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这种合作有利于突破封锁禁运,为日后组建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及其船队培养了众多急需的人才。

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组建和发展中国远洋运输船队的设想。

1958年,交通部远洋运输局成立,同时在广州成立交通部远洋局驻广州办事处,组建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及其船队的进程明显加快。

1959年,中国政府决定租船接运旅居印尼自愿归国华侨。当时,交通部远洋运输局及其驻广州办事处第一次组织、指挥和调度十几艘租船从事这项工作。这是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成立前的一次预演。

与此同时,周恩来总理在当时外汇收入较为菲薄的困难情况下,批准外汇拨款赴希腊买远洋船舶。

1961427日,新中国第一家国际海运企业——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宣告成立了。同时,也诞生了中远公司广州远洋运输分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分公司)。成立时的中远公司经理由交通部远洋运输局冯于九局长兼任,其办公地点设在北京交道口原交通部大楼内。广州分公司的旧址在广州市沙面珠江路28号,第一任经理由郭玉骏担任。

中远公司成立当年,除“光华”号轮,还有“新华”号、“和平”号、“友谊”号。

196412月,中远公司按国际惯例首次利用银行贷款购进“黎明”号货船。这也使中远成为中国首家利用银行贷款发展远洋船队的船公司。从此,中远开始了国有企业“贷款买船,赢利还贷”的发展模式,自力更生发展远洋船队。

196441日,中远公司的第二个分公司上海远洋运输分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分公司)宣告成立,成立时的旧址在上海市中山东一路5号,第一任经理由宋涛担任。

1964612日,上海分公司“和平60”号轮于上海启航,首航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南浦港,受到朝鲜政府和当地人民的热情欢迎。

1964618日,“燎原”号满负着祖国的重托和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友好感情,由青岛港启航,首航日本的门司、东京、神户三个港口,受到了日本人民和华侨们的友好接待。

中朝、中日航线的开辟,加深了我国和朝鲜人民、日本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了彼此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19675月,广州分公司“敦煌”轮从黄埔起航,开往西欧,标志着新中国第一条国际班轮航线的开通。

1968415日,“黎明”轮从湛江港北上,首次开辟南北航线,试航成功后,广州分公司“九江”轮又进行了第二次试航。196912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这一航线正式开辟,从此我国南北之间的海上航线得以贯通。

1970101日,天津远洋运输分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分公司)宣告成立,第一任经理由周吉担任。天津分公司组建初期,主要经营天津—欧洲、天津—日本航线。以后,随着船队的发展和船型的增加,开始经营班轮运输,航行区域也从欧洲和日本扩大到非洲东部、红海沿岸、北美洲、波斯湾、孟加拉湾、东南亚和澳洲等地区。

19729月,交通部发布《关于重新组建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的通知》,组建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总公司)。

1975年,中远总公司船队的总吨位突破了500万吨的大关。这期间,几乎是每年以近百万吨的运量快速增长,受到国际航运界的瞩目。

197671日,中远总公司又成立了一个专门承运散装货的分公司—青岛远洋运输分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分公司)。第一任经理由陈化明担任。

随着中国总公司船队的迅速增加,开辟的国际航线也更加广泛。1971年至1978年在原有航线的基础上,又开辟了我国至毛里塔尼亚、塞拉利昂、智利、巴林、菲律宾、赤道几内亚、突尼斯、马达加斯加、马尔他、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扎伊尔、墨西哥、西班牙、秘鲁、贝宁、卡塔尔、沙特阿拉伯、丹麦、古巴、巴拿马、牙买加、阿根廷、莫桑比克、喀麦隆、几内亚比绍、加蓬、冰岛、泰国、巴布亚新机内亚、新西兰、尼加拉瓜、塞浦路斯、佛得角、多哥、圣多美普林西比、圭亚那、危地马拉、塞舍尔、巴西、厄瓜多尔、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海上航线。

改革转型期(1978年—2004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使中远总公司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向着经营管理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迈进。

1978926日,平乡城轮装载着162个国际标准箱驶离上海,标志着中国远洋集装箱运输的正式开始。同年1025日,熊岳城轮从上海港开出去澳大利亚,单船往返60天,形成每月一班的班轮服务。从此,中国真正有了自己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1979418日,柳林海轮抵达美国西雅图港,成为有史以来到达美国港口的第一艘悬挂五星红旗的中国船舶,象征着中美之间封冻了30年之久的坚冰开始全面消融。1979625日,中远总公司与日本饭野海运公司在北京签订船员劳务合作协议,首次派出由大副、大管轮等29名船员组成的外派船员班子到饭野海运公司所属的6万吨级 “睦邦丸”油轮工作,从此中国船员劳务外派的序幕正式启动。

197951日,经交通部批准,将中远各分公司改称为所在地区的远洋运输公司。如广州分公司改为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以下简称广远公司)。

198011日,中远总公司成立了第五个子公司,也是国内以经营油轮运输为主的远洋油运公司——大连远洋运输公司(以下简称大远公司)。第一任经理由原国民党招商局中首举义旗、返回新中国怀抱的“海辽”轮船长方枕流担任。至此,中远总公司从事远洋运输的五支劲旅已初步形成。

20世纪80年代,中远总公司对企业的功能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思考和重新定位,针对计划经济下各直属航运公司“大而全、小而全”、一味追求地域扩张的传统做法,重新界定了旗下广州、上海、青岛、天津、大连五大远洋运输公司的市场定位。根据各公司船队特点和以往的经营范围、业务传统,将青远公司和大远公司定为分别以经营散货船队和油轮船队为主,主要承运石油、粮食、矿砂、化肥、钢材等大宗货物的专业性公司;将广远公司、上远公司、天远公司定为拥有多种类型船舶,根据各自船队特点和地理位置,分航线、港口经营的综合性公司。

改革开放后,中远总公司在日本、新加坡、香港、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埃及、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比利时、德国、英国、苏联、朝鲜、加拿大、巴拿马、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派驻了航运代表。1980年中远总公司与荷兰派克船斯集团在荷兰鹿特丹建立荷兰跨洋公司,经营代理业务。这是中远总公司在境外创建的第一家合营公司。19881129日,中远总公司收购“中好船务代理有限公司”英方股份,使之成为中远在英国的独资公司,并于1989818日经交通部批准更名为“中远(英国)有限公司”。这是中远第一家海外独资公司,从此,中远开始了跨国经营的新历程。此后中远在汉堡成立了中远欧洲公司、汉远技术服务中心;有22家合营企业分布在挪威、荷兰、比利时、西德、澳大利亚、美国、肯尼亚、泰国、日本和香港等地,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北京为中心,国内为依托,以欧洲、北美、日本、东南亚和香港五大区域为辅设点的海外航运业务网络。

1993216日,以中远总公司为核心企业与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中国汽车运输总公司、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组建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远集团)。确立了“下海、登陆、上天”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经过短短几年的快速扩张,初步形成了以航运为主业,业务范围涉及远洋运输、船舶和货运代理、海上燃物料供应、船舶修理、劳务输出、房地产、进出口贸易、旅游、金融等十多个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企业。为适应国际航运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19931999年,中远集团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多次以船队经营管理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航运体制改革,先后组建了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杂货运输等方面的专业船公司以及国际货运、工业、贸易等方面的陆上专业公司,并在海外建立了一批地区性公司。

根据当时世界航运业由专业化分工向集约化经营发展的趋势,中远集团对船队体制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改革,形成专业化船队。199411日组建“中远集装箱经营总部”,对广远公司、上远公司、天远公司的集装箱船进行“集中经营,分散管理”;1995年底组建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集中经营管理广远公司、天远公司的散货运输船队。广远公司成为以经营杂货船、特种船为主的专业化公司,大远公司成为经营油轮的专业化公司。这次改革,涉及船舶470艘,人员5万多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远的船队经营格局,奠定了中远未来全球大发展的基础。

1993105日,中远投资(新加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吹响了中远全面进军资本市场的号角,同时也成为第一家进入海外资本市场的中国国有企业。随后数年间,中远集团所属中远太平洋、中远国际在香港先后上市。

1999年—2004年,中远集团根据国际航运业的发展趋势和国家关于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从全球航运经营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物流经营人转变,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的“两个转变”战略,围绕这一战略,调整航运业结构,保持和扩大船队的合理规模,提高船队的盈利能力,巩固做强航运业;对航运相关业进行整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同时优化发展陆上产业,由此形成了“一主两重五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围绕航运、物流和修造船三个产业重点板块的“适度相关多元化经营”;以相关多元化的业务为平台和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全力打造“资本中远”;整合优化海外资源,形成了九大区域公司,实行了“专业化经营、区域化管理”的经营管理模式。

2002年,中国远洋物流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是中远由全球承运人向以航运为依托的全球物流经营人的转变的一个重大举措。中远集团在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同时,重点推进了股份制改革,中远航运(代码为6004281.3亿股A股开始挂牌上市交易,标志着享誉海内外的中远集团(COSCO)航运主业正式登陆中国资本市场。

2004年,中远集团全面超额完成国资委下达给中远集团的2004年经营业绩考核指标,船队运力突破3500万载重吨,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的航运企业,利润总额突破120亿元,成为中央企业中利润贡献最多的几家企业之一,取得了中远集团成立以来的第一个百亿效益年。

全球化发展时期(2005-2015年)

2005年初,中远集团工作会首次在全系统响亮地提出“年创百亿效益、打造百年中远”的奋斗目标,以此为标志,中远集团进入全球化发展新阶段。这一时期,中远集团船队规模大幅增长,从2005年拥有和控制船舶615艘,3500万载重吨,发展到2010年底拥有和控制船舶近800艘、5700多万载重吨,其中自有船481艘,3006.9万载重吨,占总运力的52.1%;租入船316艘,2766.7万载重吨,占总运力的47.9%,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航运公司地位。生产规模再上台阶,2005年海运量首次超过3亿吨,2007年再次突破4亿吨大关,2010年达到4.36亿吨。资产规模显著提升,资产总额从2000年底的1354.52亿元,增长到2010年底的3124.43亿元,增长了130.67%。经济效益持续提升,自2004年效益首次突破百亿元以来,连续5年效益超过百亿元。20077月,中远集团首次跻身《财富》全球500强,排名第488位,2008年度以208.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再次入选,排名第405位,2009年度 274.303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再次入榜,位列第327位。

20053月,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于正式并入中远集团,成为全资子公司。2005年底,中远集团正式受让中远发展持有的海南中远发展博鳌开发有限公司99.375%股权,海南中远发展博鳌开发有限公司更名为海南中远博鳌有限公司,成为中远集团直属二级单位。海南中远博鳌公司为每年一届的博鳌亚洲论坛的成功提供周到优质的会议服务,成为中远品牌形象展示的窗口。20101216日,中远集团溢价出售所持远洋地产股权,退出房地产业务。

进入全球化发展新时期,中远集团在以北京为中心,以香港、美洲、欧洲、新加坡、日本、澳洲、韩国、西亚、非洲等九大区域公司为辐射点的全球架构基础上,加快“走出去”战略实施步伐。200811月,中远集团成功获得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35年特许经营权,并于201061日全面接管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2号、3号码头。201010月中远在台北设立中远台湾代表处。目前中远在海外的资产和收入均接近总资产和总收入的一半,主要国际化经营指数接近联合国“全球跨国公司100强”标准。

中远集团积极推动国际航运界交流合作,自2004年起连续7年牵头国际著名航运咨询机构英国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DREWRY SHIPPING)和国内外主要航运媒体主办国际海运(中国)年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国际海运界每年的一大盛事。

中远集团坚持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两轮驱动”,打造资本中远。2005630日,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远洋 1919 HK)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正式挂牌交易。2007626日,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同年1226日顺利实现散货资产注入中国远洋,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综合性航运公司。2010530日,英国著名财经媒体《金融时报》发布了最新的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FT Global 500),中国远洋位列第450位,这是中国远洋自2008年以来连续第三年蝉联该榜单

中国海运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集团组建之初,坚持抓住沿海,拓展远洋;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发展战略,打破区域界线,进行专业化重组,形成以效益为中心,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经营管理格局。

多年来,集团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审时度势,加大对外合作,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体现出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市场逆境中保持了平稳发展。“十二五”以来,集团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着力产业链整合,陆续完成船员体制改革及散货、油运、码头、科技等资源重组,企业发展提质增效,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当前集团正全力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以全局性、前瞻性眼光和国际化视野,为集团可持续发展谋好篇、布好局。

做强做优航运主业

集团立足航运业,集装箱船、油轮、散货船和LNG船队,均拥有当今世界最大型、最先进的代表性船型。成立以来,集团围绕“大型化、现代化、低碳化”目标,船队结构持续优化,竞争力不断提升。

199712月,香港上市的海兴轮船更名为中海发展,并于2002年登陆上海A股市场。作为国内最大的沿海原油和煤炭运输商,中海发展积极拓展远洋市场,大力发展LNG运输业务,在国际航运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1997828日,中海集运成立,并于2004年和2007年相继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依托集团产业优势,中海集运成功打造了完整的集装箱综合航运物流产业链,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目前集团集装箱、油轮和散货船三大船队规模均跻身世界前列,同时作为优质上市公司,中海集运和中海发展的经营效益也始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相关产业多元协调发展

在发展运输产业的同时,集团注重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自1997年起,先后组建了多家专业化公司,相继完成船员、码头、科技资源等内部重组,逐步形成航运链条上的航运金融、物流、码头投资管理、工业制造、科技信息及其它陆岸产业多元产业发展的格局。

目前航运金融产业已成为集团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利润来源;物流产业聚焦汽车物流、工程物流,积极探索金融供应链物流;码头产业不仅在境内投资参股码头,还在欧美等海外地区拥有合资码头,集装箱年吞吐量居世界前列;中海工业始终保持中国修船业领先地位,船舶建造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中海投资集装箱生产进入全球集装箱制造行业前列,产量屡创新高;上海船研所凭借集团科技资源整合优势,在智能交通、环境工程和信息工程方面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拓展新的业务。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199836日,集团成立香港控股,向海外迈出重要一步。随着海外业务特别是集装箱全球班轮航线的发展,集团相继成立欧洲、北美、东南亚、西亚、非洲和南美七家控股公司,境外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海外业务多元发展,形成较强的全球经营能力。

2012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美国期间,视察了中海洛杉矶码头,对中国海运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对全体船岸职工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中国海运将继续加快“走出去”步伐,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实现从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的转变。

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

面对经济“新常态”,集团将继续着力提升产融结合能力,加强航运上下游业务延伸,以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带动企业转型升级,由传统航运业向供应链、产业链转型,全面深化改革,做好资产配置的“加减乘除”,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为中国海运的持续发展筑就长青基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党建工作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国有企 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 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 《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国有 企业的领导,毫不动摇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坚持“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在继承和发扬党建优良传统的基础 上,将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做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保证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面覆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突出基层一线组织建设,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 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各级党组织全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监督执纪,持续改进作风,充分发挥基层 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业务领域

航运产业集群

包括集装箱运输、干散货运输、油气运输、特种船运输以及客轮运输等业务,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全球第一大综合航运企业的地位,保障全球海上运输生命线高效畅通,实现从“全球承运”到“承运全球”历史飞跃。

该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中远海运集运/东方海外、中远海运能源、中远海运散运、中远海运特运、中远海运客运、厦门中远海运和海南港航等业务主体。

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

东方海外货柜航运公司

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客运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厦门)有限公司

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

港口产业集群

致力打造以客户为本、全球领先的综合港口运营商,努力实现“从全球经营者到全球领先者、从码头投资运营商到综合港口运营商、从外延式增长到跨越式增长”转变。

该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中远海运港口、海南港航、中远海运北美和中远海运比港等业务主体。

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

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北美)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

物流产业集群

致力于打造特色优势鲜明、业务覆盖全面、市场地位领先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与集团的航运产业集群和港口产业集群深度协同,提供端到端物流和供应链产品服务。

该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中远海运物流、上海中远海运、中远海运北美、中远海运欧洲、中远海运东南亚、中远海运澳洲、中远海运日本、中远海运韩国、中远海运西亚、中远海运非洲、中远海运南美等业务主体。

中远海运物流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上海)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北美)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欧洲)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东南亚)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澳洲)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日本)株式会社

中远海运(韩国)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西亚)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非洲)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南美)有限公司

产融结合产业集群

以“提供拥有领先市场的产品与竞争力的产业金融类业务”为愿景,打造集团的重要“现金流贡献单元”及平抑主业周期性的“效益稳定器”。

该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中远海运发展、中远海运投资、中远海运财务及中远海运自保等业务主体。

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主要从事船舶制造、船舶修理、海工及模块制造和船舶配套、集装箱等物流装备制造等相关业务,服务内外部客户,打造中国领先的造船、造箱和维修企业。

该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中远海运重工和中远海运发展/中远海运投资旗下的造箱板块等业务主体。

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增值服务产业集群

集团产业协同的关键力量,也是集团新业务发展的重要载体。

该产业集群主要包括中远海运资产、广州中远海运、天津中远海运、青岛中远海运、中远海运大连投资、中远海运船员、中国船燃、中石化中海燃供、中远海运博鳌、中国远洋海运人才发展院、香港中远海运等业务主体。

中远海运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 广州)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天津)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青岛)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大连投资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

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博鳌有限公司

中国远洋海运人才发展院

中远海运(香港)有限公司

数字化创新产业集群

聚焦于数字化产业以及企业创投平台的发展。通过培育、孵化创新业务,把控未来技术主线,推动内部创新机制落地,打造内外结合的新产业生态,努力成为集团新的收入来源和新业务的孵化平台。

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境外公司

中远海运(香港)有限公司(hk.coscoshipping.com

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ports.coscoshipping.com

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www.olp.gr

中远海运(北美)有限公司(na.coscoshipping.com

中远海运(欧洲)有限公司(www.coscoshipping.eu

中远海运(东南亚)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澳洲)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日本)株式会社(www.cosco.co.jp

中远海运(韩国)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西亚)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非洲)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南美)有限公司

中国-坦桑尼亚联合海运公司

中远海运驻台湾代表处

人才招聘

与您携手 共创辉煌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推崇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企业价值观,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接纳各界优秀人才,努力建立一支能力卓越、创新思维、积极进取的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识才:通过网络、校园、人才市场等种渠道,关注能力、素质,公平、公正地招聘各类优秀人才。

育才:努力优化培养体系,结合战略需求,开发多层次培训手段,关注员工能力、素质的综合能力提升。

用才:根据员工职业特点,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强调业绩导向用人,全方位多层次用人,充分挖掘潜能,做到人尽其才。

聚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优秀人才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分配制度,以发展的事业、优厚的待遇、人性的管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校园招聘

社会招聘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25 Zhengxianlin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上海韵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省楚商联合会理事单位、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ventors“ Associations (IFIA) 沪ICP备2022002356号-1

地址:中国上海奉贤区金海公路6055号 EMAIL:hb@zhengxianling.com

用微信扫一扫